上大学的时候,一位好友特特寄了书来,其中,就有一本《余光中先生诗选》。那时候余光中是谁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那些诗,那些文字,仿佛是飘逸的精灵,轻灵而又聪颖,活泼泼蜂芒般直扎人的心底深处,血珠跳出来,它又飞跑了。同时,他的诗文又廓大广博,韵味深刻,把个人的情感,一下子撒向了祖国广阔的山河。许多年过去了,脱口而出即能吟哦的,却只有两首,一首是《乡愁》,一首便是《等你,在雨中》。今曰便恰逢这冬雨,幽婉而蕴了无限哀怨……
等你,在雨中,在造虹的雨中    蝉声沉落,蛙声升起   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,在雨中    你来不来都一样,竟感觉    每朵莲都像你    尤其隔着黄昏,隔着这样的细雨    永恒,刹那,刹那,永恒    等你,在时间之内,在时间之外,等你,    在刹那,在永恒   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,此刻    如果你的清芬    在我的鼻孔,我会说,小情人    诺,这只手应该采莲,在吴宫    这只手应该    摇一柄桂桨,在木兰舟中   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  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  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   忽然你走来    步雨后的红莲,翩翩,你走来    像一首小令   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   从姜白石的词里,有韵地,你走来
《等你,在雨中》可称余光中爱情诗歌的代表作。诗作名曰“等你”,但全诗只字未提“等你”的焦急和无奈,而是别出心裁地状写“等你”的幻觉和美感。黄昏将至,细雨蒙蒙,彩虹飞架,红莲如火,“蝉声沉落,蛙声升起”。正因为“你”在“我”心中深埋,所以让人伤感的黄昏才显得如诗如画。“我”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:“你来不来都一样,竟感觉/每朵莲都像你”。在余光中的诗作中,莲的意象曾多次出现。诗人崇尚莲的美丽与圣洁,在赏析现代诗歌尤其是抒情诗时一定会有一个整体的情感基调,无论是感时哀乐、缘事而发,或是雄朗健阔、慷慨陈词,都算是本诗的情感基调。而一首诗的情感基调对一首诗歌情感的表达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首先我们来看《等你,在雨中》开篇第一句:“等你,在雨中,在造虹的雨中”,仅凭“造虹”二字就可以看出全诗的情感基调。说到雨,脑海中第一个反应出来的就是雨水会滋润大地,雨水会冲刷泥垢,却很少有人会想到雨过天晴后出现的彩虹。“造虹”二字代表的是美好,是梦幻。
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你只需走进余光中的爱情诗里,就感受到花苞初开般美丽的爱情。《等你,在雨中》是余光中爱情诗歌的代表作。黄昏将至,细雨蒙蒙,红莲花灿烂如火。在这个如梦如幻的情境里,诗人一直在等一个人,一直在等。那架势,等到海枯石烂,他都愿意。字里行间,丝毫没有焦急和无奈。但你仍能感受到“挑兮达兮,在在城阙兮”的那种渴望见到情人的心情。人们一直好奇:究竟有没有一个人藏在他心里。诗人从容应答:如果没有动心,莲的联想在哪里啊?《等你,在雨中》语言清丽,声韵柔婉,具有东方古典美的空灵境界,同时,从诗句的排列上,也充分体现出诗人对现代格律诗建筑美的刻意追求。但余光中在回归传统时并不抛弃“现代”。他寻求的是一种有深厚传统背景的“现代”,或者是受过“现代”洗礼的“古典”。此诗运用独白和通感等现代手法,把现代人的感情与古典美揉合到一起,把现代诗和古代词熔为一炉,史诗达到了相当清纯精致的境界。
这就是余光中老先生的神奇之处!就连大作家梁实秋也曾称赞他说:“余光中右手写诗,左手写散文,成就之高一时无两”。他写李白: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,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。他写冷雨:前尘隔海,古屋不再,杏花,春雨,江南。他写绝色:你带笑向我步来,月色与雪色之间,你是第三种绝色。他写诀别:莲只开一个夏季,为你,当夏季死时,所有的莲都殉情。最后,他写乡愁: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,我在这头,大陆在那头。余光中的诗成就极高,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那首《乡愁》。这首20分钟一挥而就的作品,背后是长达20年的沉淀。他一生漂泊,从江南到四川,从大陆到台湾,求学于美国,任教于香港,几番辗转,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。他缺乏归属感,因此读他的诗,迎面扑来的是一种深刻见骨的苍凉。诗人的寂寞,文人的孤独,余先生一人占尽。他思念着自己的思念,孤独着自己的孤独,穿越时光的缝隙,信步拾阶而来。他始终在思考着生命的因缘来去,心底明知宿命不可违,却偏要用挡车之力,与心中的永恒决一死战。
余老先生的诗作情通古今,意贯中西,将传统意蕴与现代语句自然和谐地交汇在一起,运用独白和通感等写法手法,使这首小诗清纯精美、别有韵致,体现了他在追求现代表现技法的同时,又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力。小诗语言清丽,声韵柔婉,具有东方古典的空灵和婉曲的特点,堪称中国古典文化,便于现实传播的典范之作!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。肉体终将消殒,唯有精神,方得永恒。余老先生将自己一生无所求而又无所遮掩平和中正的品格,留存于世。我辈自当以吟诵他的诗作,传承他的品行,立于斯世,方为恭送他老人家驾鹤西去之正行!
举报/反馈

人文大常识

5320获赞 597粉丝
人文知识,全面了解。
关注
0
0
收藏
分享